王炎 | 网络共享还是知识产权? ——知识经济时代对公与私的追问
力 彑
-❶-
网络共享还是知识产权?
——知识经济时代对公与私的追问
文 | 王炎
网上看到一条消息,最大的免费网络学术图书馆“创世纪图书馆”(Library Genesis)面临关停,文章号召网友团结一致,打一场“海盗湾”保卫战。LibGen关停的消息属周期性传播,这些年听过多次。恐慌之余,大家一如往常上该网下载外文图书,年复一年。若一天消息成真,还真没有替代资源,连写这篇论文也难找材料。可转念一想,大家免费下载了这么多书,作者、出版社必损失惨重。还有下载电影,不知多少电影资源网址,提供世界各国片源,线上观看或免费下载,老片上至20世纪初的默片,新片下至一两个月内刚上映的大片。美、欧、日、俄、东西亚和拉美各国电影,无所不有。一个网站关掉,又有新的开张。最不可思议的是“字幕组”,成千上万的志愿者,花大量时间和精力,翻译各语种电影,不图名利。非但没有收益,连真名都不敢属,怕有朝一日承担法律责任。如果追问动机,倒也简单,与大家分享喜欢的电影罢了。
一天偶入王府井,瞥见王府井外文书店富丽堂皇。回想80年代初,这爿小店还很寒酸,门口外墙的红砖阶梯通向二层平台,上面堆叠各种外文原版书的复印本,像烟熏火燎过,黑白模糊,看出店员复印的匆忙。记得多为英语教材和英文小说,却率先让普通读者领略未经编删的国外出版物。改革开放之初,盗版除印刷品,还有港台歌曲录音带,后是电影录像带,接着有 VCD、DVD,直至蓝光高清之类,蔚为大观。盗版重塑了几代国人的文化趣味,据说第六代电影之后,国际获奖的独立导演,多不是电影学院科班出身,而到影碟市场上的野路子“大学”。
01
哈特讨论的路径很古老:姓资还是姓社。这一世纪之争,因循老思路再争上几个世纪,也未必得出是公是私的结论。不如反思社、资概念的历史语境——今天的经济模式与生产方式与马克思时代的不同。私有财产的核心要素是劳动,而劳动分工、场所、组织方式,以及与之相关的生产关系、资本构成、甚至本地与全球化、性别与种族等诸方面,均已发生结构性裂变,所以今天的政治经济学必须更新。[1]
如果称这个时代为“知识e经济”时代,那么上一个时代的公、私概念,是否可以更新为“资源共享”(commons)与知识专利呢?似乎属于两类不同性质的问题,有偷换概念之嫌?哈特的思路是这样,先把产权观放回其发生的历史语境,然后根据现实基础的变化,推演新的二元关系。他重读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》,马克思批判的焦点集中在财产上。在“私有财产的关系”的标题项下,第二手稿分析了19世纪中叶,欧洲经历大工业生产后,居于统治地位的财产形式,从不动资产转向流动资本。两种财产你争我夺,封建主鼓吹土地应该世代血脉相传,不动产才具有神圣性,维系了社会的尊严与稳定,所以农业是社会延续的命脉。新生的资产阶级则嘲笑地主的狭隘与封闭,认为土地将人束缚在闭塞与蒙昧之中。贸易、迁徙、资本流动,才带来政治自由与市民社会的解放。当自由贸易渗透每个角落时,世界各民族会联结起来,促进博爱、人道与进步。[2] 马克思批判封建与资产阶级两种意识形态,其共同本质都是剥削。但他坦承,流动资本一定战胜不动地产,资产阶级的贪婪必会打败封建主的任性,开明的利己主义一定战胜地方的世故、狭隘与慵懒,贪财欲也必战胜享乐欲。最终,无孔不入的货币必然战胜一切其他形式的私人财产,流动资本揭示出劳动是财富的真正源泉。[3]
马克思身处19世纪中叶的英国,大工业只占英国总经济的一小部分,其论断并非量化意义上的,而是宣布工业从根本取代了农业,上升为主导的经济形式。标志不仅在大工厂的车间之内,也体现在农田、矿山、交通等一切领域。转型的核心乃机械大生产的分工、协调与控制,即“大工业时间模式”统摄了社会。[4] 历史唯物主义依托于经济基础与社会现实,而非超越历史的永恒真理,随现实基础演进,哲学不断更新。
02
哪些职业从事的是“非实物”生产呢?医保工作者、空乘人员、教育工作者、软件设计和维护人员、快递人员、应召服务员、滴滴打车司机、广告设计师等都是。这些职业并不新鲜呀?的确,但这些行业的竞争门槛在于信息化。管理须配备高端电脑程序,企业要有强大的数据库,品牌要有成功的形象设计。这只是些枝节,最核心的产品是“情动”与“呵护”。在满足必然性层面(衣食住行)的“刚需”之后,满足精神与情感需求才是拳头产品,也是非实体生产的最高附加值所在。[6] 如今,教育产业、生命科学、文化与健康产业发展最为迅猛,吸引了最大投资。
从实物转向非实物经济,这与共享有啥关系?回到马克思,在不动产与流动资产这对二元关系之上,哈特建立了“实物”与“非实物”的新二元。马克思关注资本的流动性,因流动会提高生产效率,带来更大的剩余价值,扩大再生产。他的时代普遍存在着物质匮乏,资本的流动性和效率是核心关切。而今天技术革命带来的高效率,使实物匮乏大大缓解,社会需求转向“非实物”产品。占有非实物体现在知识产权或专利权上,本质是限制知识产品的“可复制性”(reproducibility),使之仍处于“匮乏”(scarcity)状态,再独占之以获利。于是,“独占”(exclusive)与“分享”(shared)两种权利之间,构成了知识经济中最尖锐的产权矛盾。[7] 困扰这个时代的纠纷不正是专利权、著作权、计算机程序代码与音像制品的产权吗?
占有土地、生产工具、粮食、日用品、奢侈品等实物,具有排他性,你消费了,我就没的用了。一人多占,会剥夺众人。所以,实物产权遵循“匮乏逻辑”(the logic of scarcity),这是工业资本主义的本质。而观念、信息、影像、代码等知识产品,一旦现实数字化,成了二进制数据,便可无限复制,信号丝毫不衰减。无论多少人分享,永远不减损使用价值。甚至市场价值随着使用人数越多、访问量、点击数越高、影响力越大,价值也水涨船高,连衍生品也随之火爆。使用得越普及,价值越大的新逻辑,与亘古不变的匮乏逻辑形成鲜明对照,这是数字技术带来的历史性断裂,现在各行各业哪个不追求曝光率和人气?
共享是电脑数字技术发展的根本性特征。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,无数通讯、电脑和数学专家,秉承资源开放、技术共享的理念,一步步架起连接全人类智慧的互联网。这段IT历史中,有门户之见、狭隘偏私的人,基本已被淘汰。中国的网络史也大概如此,新浪、搜狐、网易、腾讯等门户网,百度、搜狗、必应等搜索引擎,哪个不是先免费共享,积攒人气,然后寻找盈利模式?连杀毒软件360,也靠免费挤掉对手诺顿、卡巴斯基、小红伞之类。一再强调技术的作用,是否有“技术决定论”之嫌?我们一般将技术归入客观对象的层面,技术决定论过分强调物质世界对人的意志的塑造。可是近代历史不断提醒我们,技术不仅是我们生产的产品,也是社会关系与生命形式。我们不仅通过观念和文字表达自我,也以技术、计算机语言、运算程序揭示我们存在的方式与未来期许。
03
但事情还有另一面,畅销作家与专业研究者的心态就不同,如果没有知识产权保护,怎能挣到稿费?任由盗版、转载横行,不仅作家稿费落空,出版社也得纷纷倒闭。好莱坞电影投资巨大,如容忍盗版下载,定血本无归,谁还会投资电影呢?而且,盗版还会影响电影工业的经营模式。美国电影的院线收入仅占总收入的百分之几,投资回报主要靠有限电视、网络租订、音像制品、或衍生品。维系此模式必须有良好的知识产权环境,中国影业就因盗版走上不同的道路,收入几乎全靠票房。网络发行无法控制,便不会出现美国“网飞”(Netflix)之类的网租公司,“网飞”靠网络发行电影一天天做大,已僭越好莱坞的领地,制作自己的影片,风格别致,势必与好莱坞分庭抗礼。这是知识产权另一面故事。无问东西,产权都一样面临技术的挑战,网络让影像无孔不入,电影已很难维系作品的完整性,多元、碎片、片段式的视频、音频和图片,以及各种拼接,让电影版权扑朔迷离。
04
这一论断的推导过程是,在大工业时代,资本直接介入生产的所有方面,一是固定资产投资:购买厂房、设备和土地等;另是流动资本投入:购买生产材料、生产工具、支付劳动报酬。资本家掌控了管理、培训、监督、质量等所有方面,所以说资本内在于生产全过程。劳动创造了剩余价值,但工人的身体却被规训在生产流水线上,生产计划与资本回报预期,限制了劳动的创造性。
与之相对照是知识生产,资本之于文化生产和技术研发,相对外在。艺术家、科技人员对非实物生产有更大的裁量权,当资本投入文化产业时,往往前期资助、成果分账。如电影制作,制片人拿到投资后,会监督制作的全过程,但导演在艺术上自主权较大。投资方深知介入太多,会影响作品质量。新兴技术产业科技人员的权重也很大,传统企业以合伙人注资多寡分配管理权,而新技术行业科技人员以专业知识入干股。知识股不仅能把握企业方向,而且会逐渐稀释资金股,最终收购或排挤资金股东。虽然知识仍按工业经济思维换算成实物资本,再整合到企业股资中,但它保持了非实物形态,而且超过实物资本,拥有决定的话语权。[8]
不仅在资本层面,知识也改变了劳动构成。福特式大工业崇尚 “泰勒制科学管理”(Taylorism),把流水线上的分工细化到最简单的重复劳动,以突显身体的机械性,而抽空劳动的认知成分。[9] 当身体彻底被工具化,肢体便与机械一样完成指定任务,劳动价值只体现在同质化的生产时间与产品批量上。[10] 只有当劳动被资本彻底吸纳,劳动时间和实物产品才能直接换算成资本,劳动被资本全部表达,资本便掩盖劳动而貌似自为自在地生产。
在后工业时代,知识劳动只是勉强换算成资本,以干股形式参与管理与分红,或以工资形式出卖劳动。但不同以往的是,知识红利常是爆炸性的,超出资本预期,工业经济的法难与知识经济相容。其深层原因,知识产品不是机器生产的对象物,而是生命主体,生产过程是给头脑输入“生产材料”——信息或代码,大脑调取日积月累的知识——作为“生产工具”,加工材料——信息经大脑处理后形成新知识。[11] 所以,知识产品的价值源于生命整体——情动、知识与呵护。
05
自20世纪初以降,在世界范围出现了知识民主化的趋势,公共教育、职业培训、国民素养培养,都成为世界各国的国策。福利社会、医疗保险,公共文化设施,全面提升了劳动力素质,使知识生产与消费双增长。在西方发达国家,股市自1970年代以来,教育、培训、医疗、科研以及技术创新股,市值逐渐超过实物资本,成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。[14] 其中,公共资源是知识经济最关键的环境因素。一类知识的生产属非盈利性质,得益于政府对公共研究的投入,大学占比也越来越大,目的是服务社会需求。例如,新冠病毒肆虐期间,政府以举国之力研究病毒,当有人不是第一时间分享研究数据,而只想在国际期刊上署名发表时,引起社会公愤。这类研究为抗击疫情,资源来自社会,如个人沽名钓誉,算不算窃取公共财产?传染病研究应世界共享,才能最有效地抑制病情蔓延。
还有一类知识产生服务于企业盈利,研究投入来自企业,为改进内部生产技术,创新产品,属于企业研发。[15] 企业研发的逻辑符合资本积累的规律,与私人占有实物资本相一致。所以企业申请专利,保护知识产权。企业员工虽然从事的是创造性劳动,却挣取了工资,出卖了成果,知识产权不再属于自然人。但一个人的成长是漫长而复杂的过程,公共教育、技术培训、学术交流与知识分享等社会因素,对劳动力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的塑造,远超出直接生产范畴。
企业买断劳动,劳动者让渡知识产权,等于让企业合法围堵知识向公众的传播。但从另一角度,出卖了劳动时间之后,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仍留存在劳动者的大脑里,知识产权与人根本无法切割。所以,当代资本的逻辑变成了“人本式”的:通过教育投资(人力资本)、身体投资(生命技术)与文化投资(创新与交往),才创造出资本的附加值,所谓“知识生产知识,人生产人”。[16] 过去只针对客体对象的归属而制定的物权法,今天已显得捉襟见肘。
06
这一结论未必令人信服,但沿这个思路却可以一路挖下去,从网络共享这一视角,重新审视我们烂熟于心的理论经典,而不局限于知识产权这个具体议题。20世纪“冷战”形成的两大思想阵营,至今笼罩着我们的思想格局,无论什么社会话题,都会陷入“左”与“右”的思维定式,先在地决定了争论的立场。如果将网络知识经济这一维度纳入我们的考虑,用全新的眼光审查劳动、产权与价值等核心概念,那么经典政治经济学暴露出来的短板,恰好帮我们撬动“公”与“私”等大观念沉重的历史负荷,从而开启新的思想天地。
(向上滑动启阅注释)
注释:
[1] Michael Hardt, “The Common in Communism,”in Rethinking Marxism (Vol 22, No.3), pp. 346-356.
[2]马克思【著】《1844年经济学手稿》,中共中央马克思恩克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【编译】,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14年12月,第37页。
[3] 马克思,第38页。
[4] Hardt.
[5] Ibid.
[6] Ibid.
[7] Ibid.
[8] Carlo Vercellone and Alfonso Giuliani, “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capitalism: A Marxist approach” in Cognitive Capitalism, Welfare and Labour (New York: Routledge , 2019). P. 19
[9] Vercellone, P. 16.
[10] Ibid., p. 20.
[11] Ibid., P. 25.
[12] Hardt.
[13] Ibid.
[14] Vercellone, P. 12.
[15] Vercellone, P. 22.
[16] Ibid., P. 26.
[17] Ibid., P. 26-7.
END
本文原载《读书》杂志2020年第7期,感谢作者授权海螺发表。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侵删。未经许可,请勿转载。
本期编辑 | 李晓筱
推 荐 阅 读